MBA龍虎榜

那麼多排名 該看哪一個?

如果你跟我一樣出身科學領域,滿大的可能是身邊沒有一個人曾經讀過或正在準備MBA,當然也沒機會得到學校的第一手消息或是交流選校心得。我那時在決定要出國讀書後,一開始能做的也只有土法煉鋼,看看網路上各種排名來初步選擇學校。但MBA是與求職高度相關的program,這方面不是那麼容易與其他學術領域一樣用期刊點數來量化的。而各排名的著重點不同,看懂那些排名的依據就變得很重要,畢竟我們都很容易被數字迷惑。

歐洲學校比較看重的是Financial Times和The Economist,他們提供一年制和兩年制全球MBA的混合評比。評鑑項目較多,也比較具跨國家可比較性。美國學校部分,比較知名的有US NEWS、Bloomberg和Forbes。與歐洲會看的排名不同的是,這些美國排行榜都是以美國的角度來看,也都把美國和非美國學校分開評比。

Financial Times

“FT Global MBA Ranking"於每年初發表全球前100名。這應該是非美國學校中大家最為看重的國際排名,評鑑全面且具權威性。評比中校友薪水佔四成,包含畢業後的薪資以及與讀MBA前的薪水相比的增幅。其中畢業三年後的校友薪水佔這四成中的50%、畢業四年和五年的校友各佔25%。其他六成是學生背景多元性、就業表現(例如畢業後三個月內找到工作的比例)、就業中心評分、教授學術研究論文發表篇數等等。此排行榜也提供過去三年的平均排名,整體來說此排名較不受單一年度的特別表現影響。

The Economist

“Which MBA?"的排名大約是每年的下半年發布。與Financial Times不同的是,The Economist的薪資佔比較小僅佔兩成,其他部分除了多元性、就業表現、學術表現外,另有在校生和近期畢業生對學校課程安排和在學體驗的評比。而各項的權重是依據經濟學人每年對MBA學生的調查而決定的。因此評鑑除了客觀的數據外,也包含了入學之後學生的主觀感受,例如學校氛圍、個人發展性和未來新職涯的開拓性。

US NEWS

US NEWS是傳統美國各科系排行榜的權威,受美國學校普遍的重視。此評比除了依據薪水、就業表現和學生素質外,也有企業雇主的訪問和MBA學校各自的互評,所以傳統名校聲望較高,通常佔有一定的優勢。

Bloomberg

這個評鑑的各項權重是依據每年對MBA畢業生和雇主的調查而定。跟其他評比不同的是,除大家都會考量的薪水和教學品質外,network一項就佔了四分之一。美國MBA對於network的重視度可見一般。

Forbes

若要找最簡單計算也最符合精打細算精神的排行榜,非這莫屬了。這個榜只依據就讀各MBA的薪資投資報酬率來排名,除此之外什麼都沒納入。

關於以上五個排行榜的細項比較 可參考:

User’s Guide to Full-Time MBA Rankings

排名之外 還可以看什麼?

除了看排名外,就業數據也是另一項明顯可以拿來比較的數字。每個學校都有畢業生的就業統計,包含薪水和就職產業等。但看這數據最容易誤解的地方,是直接把平均值套用在自己身上,而忽略其他因素。舉例來說,一間學校發表就業數據中平均畢業生薪水為10萬美金,那不代表10萬美金是你的畢業後期望值,因為薪水跟產業、地區、職等等都有關係。所以在看就業數據時要看到細項,大部分學校都會有各產業和各地區的薪資分布表。如果想找畢業後的薪水期望值,從這些細項中找可能的落點組合才能有比較可靠的預期。

然而排名、數據等終究只是個參考,大部分的資訊都不是網路可以查得到。舉例來說,我在歐洲西班牙就讀MBA學位,也到美國東岸做過交換生,兩邊都體驗過,了解那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氛圍、價值觀和視野。如果僅是遷就帳面上的數據而選擇不適合的環境,就讀時不容易感到踏實、難找到個人的特質和強項,結果花更多時間摸索適合自己職涯的路。因此找校友聊聊仍是一個最有效的方式,聽聽他們的想法以及當初如何選校,都是很實際的參考意見。若是找到跟你相似背景、MBA之後在做你想要職缺的校友,還可以問問當初的求職方式和心路歷程。使用這些資訊才能夠建構出專屬於你的選校策略,申請上理想學校的機會自然也更高。

繼續閱讀

MBA去哪了? (I)

MBA求職 還沒入學就開始。 身為想法直線的理工人,以前覺得工作就是努力充實自己,變厲害後好工作自然找上門來。…

豔陽下的MBA(I)

去巴塞隆納讀MBA? 讀歐陸的MBA已經算滿另類的了,去到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實在有偷度假的嫌疑。我第一次去巴塞隆…

歐洲職場英語大發現(I)

英文要多好才能在歐洲職場生存? 在歐洲求學、工作,語言是大多數人碰到的第一個關卡。如果是去到一個以英文為溝通語…

迴響已關閉。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向上 ↑